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4年5月21日)请协助改善这篇条目,更进一步的信息可能会在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扩充条目后将此模板移除。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4年5月21日)请协助补充参考资料、添加相关内联标签和删除原创研究内容以改善这篇条目。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关于冬季举行的全国运动会,请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冬季运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英语:National Gam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全运会”,是由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主办,以中国各省级行政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行业体育协会为参赛单位,以奥运会比赛项目为基本设置项目的的综合性运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夏季奥运会结束后一年的夏季或秋季举行。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在广东、香港和澳门举行。[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首届赛事一运会每隔4年上届十四运会下届十六运会举办对象中国体育精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繁体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運動會简化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标音官话(现代标准汉语)- 汉语拼音Zhōnghuá Rénmín Gònghéguó Quánguó Yùndònghuì- 威妥玛拼音Chunghua Jenmin Kunghekuo Ch'üankuo Yüntunghui
第十五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开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香港、澳门——2025年11月9日
距今还有180天
以当地时间计算
如发现倒数时间不准确,请点击此处刷新
目录
1 历史
2 举办地
3 历届全运会举办情况
4 比赛项目
4.1 竞赛项目
4.2 群众赛事活动项目
4.2.1 比赛类
4.2.2 展演类
5 参见
6 参考资料
历史
编辑
1950年代末,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口号的激励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为契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于1959年9月13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开幕。自1984年中国组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从第五届全运会开始,全运会成为选拔奥运选手和练兵的重要机会,项目设置与奥运会接轨。从第七届全运会起,全运会安排在夏季奥运会后一年举办,在周期上做到“全运会出人才,亚运会练人才,奥运会出成绩”。为了调动各省市区的积极性,1994年,国家体委在1996年奥运会前推出了“将奥运会奖牌带入全运会”的举措,即将某省市区运动员代表中国在奥运会上取得的奖牌,作为该省市区成绩计入次年举行的全运会中。为响应“全民健身”口号,从第十三届全运会起增设非专业运动员参与的群众赛事活动项目,并取消了奖牌榜,只公布比赛成绩榜,不再分别公布各省区市的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2]。
举办地
编辑
前三届全运会均在北京市举办,第四至第九届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三地轮流举办。2000年12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取消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流举办的限制,允许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请举办全国运动会,所需经费主要由承办全国运动会的地方人民政府自筹,中央财政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场馆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自行负担[3]。国家体育总局一般在运动会举办前6年向全国下发申办工作通知,各地须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名义提出申请。申办候选单位只有一个单位时,该候选单位经审查符合申办条件可自动当选。申办候选单位达到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国家体育总局将召开专门会议,采用候选单位陈述,国家体育总局领导、机关有关职能部门代表、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代表以及全运会各参赛单位代表进行无记名投票,按照简单多数获胜的方式选举确定。2005年在江苏举办的第十届是首次采用申办方式确定承办单位的全国运动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及澳门举行。[4]
历届全运会举办情况
编辑
届数
举办时间
举办地
代表团数
运动员人数
第一届
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
北京市
29
10658
第二届
1965年9月11日至28日
30
5922
第三届
1975年9月12日至28日
31
12497
第四届
1979年9月15日至30日
31
15189
第五届
1983年9月18日至10月1日
上海市
31
8943
第六届
1987年11月20日至12月5日
广东省
36
12400
第七届
1993年9月4日至15日
北京市
45
4228
第八届
1997年10月12日至24日
上海市
46
7647
第九届
2001年11月11日至25日
广东省
45
8608
第十届
2005年10月12日至23日
江苏省
46
9986
第十一届
2009年10月16日至28日
山东省
46
10900
第十二届
2013年8月31日至9月12日
辽宁省
38
9770
第十三届
2017年8月27日至9月8日
天津市
38
8500[5]
第十四届
2021年9月15日至27日
陕西省
37
12000余
第十五届
2025年11月9日至21日
广东、香港、澳门[6]
第十六届
2029年
浙江省
比赛项目
编辑
竞赛项目
编辑
第1-4、7届 第5、8届 第6、9、15届 第10届 第11届 第12届 第13届 第14届 历届全国运动会举办地点
目前,竞赛项目共设34个大项[7],除武术外与夏季奥运会项目设置大致相同。
1965年全运会
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样游泳)
射箭
田径
羽毛球
篮球
拳击
皮划艇
自行车
马术
击剑
足球
高尔夫球
体操(含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
手球
曲棍球
柔道
现代五项
赛艇
橄榄球
帆船
射击
乒乓球
跆拳道
网球
铁人三项
排球(包括沙滩排球)
摔跤
举重
棒球
垒球
空手道
滑板
攀岩
冲浪
武术
群众赛事活动项目
编辑
比赛类
编辑
乒乓球
羽毛球
网球
足球
篮球
气排球
毽球
轮滑
龙舟
地掷球
围棋
象棋
国际象棋
桥牌
中国式摔跤
展演类
编辑
广场舞
广播体操
健身气功
太极拳
参见
编辑
国内其他综合赛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冬季运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青年)运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已取消: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运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运动会
全国体育大会
其他:
中华民国全国运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羽毛球比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乒乓球比赛
参考资料
编辑
^ 十五运会迎来倒计时500天 广东各赛区承办项目首次公布 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gd.gov.cn. [2024-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25).
^ 体育总局取消全运会金牌榜 2021年仅一省申办_体育_腾讯网. sports.qq.com. [2021-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1).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取消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广东轮流举办限制的函_2001年第3号国务院公报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9).
^ 粵港澳17城市辦2025全運會. [2024-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28).
^ 央视网新闻. 天津: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27日晚开幕. [2017-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中文).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广东、香港、澳门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函. [2021-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6) (中文).
^ 国家体育总局. www.sport.gov.cn. [2021-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