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的手指)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大直若诎,道固委蛇’,盖谓是乎?”“最正直的好似弯曲的,事理本来就是曲折向前的”,大概说的就是这类事情吧?这里的“诎”,用的就是弯曲的意思,后来,大直若诎发展成为成语,“诎”字字义又引申为“委曲、随和”,最正直的人外表看来反而委曲、随和。
其二、屈曲的折叠衣裙。《礼记·丧大记》:“凡陈衣不诎。”孔颖达疏:“谓舒而不卷也。”凡是陈列的“敛衣”(即殓服),都不可折叠。
在本义之外,诎字还有很多用法:
(1)屈服。《荀子·议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然而敌国不待试而诎。”杨倞注:“诎,服也。”古代圣王的兵器,不过是戈、矛、弓、箭罢了,但是敌国不等他使用就屈服了。《韩非子·难势》:“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贤人之所以屈服于不贤的人,是因为贤人权力小、地位低。
(荀子像)
(2)屈辱;冤屈。《玉篇·言部》:“诎,枉曲也。”《吕氏春秋·壅塞》:“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于是宋王大怒,把派去的人冤杀了,接着又派人去察看齐兵。《汉书·宋宝传》:“道不可诎,身诎何伤?”师道不可屈辱,个人受到冤屈又有什么损害?
(3)尽;穷尽。《墨子·公输》:“公输盘之攻城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孙诒让《墨子闲诂》:“谓盘技已尽,墨守有余。”公输盘的攻城的方法用尽了,墨子先生的抵御器械还绰绰有余。公输盘方法用尽,却说:“我知道用来抵御你的方法,可我不说。”
(墨子与公输盘)
(4)短缩;缺少。《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盖龟峰峦嶂之奇雁宕所无,但诎水观耳。”龟峰山峦叠嶂的险奇是雁荡山所没有的,只是缺少水文景观罢了。
(龟峰山风光)
(5)声音戛然而止貌。《礼记·聘义》:“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轻轻一敲,(玉石)声清脆悠扬,结束时又戛然而止,像音乐一样优美动听。
(玉佩)
(6)副词。相当于“反”、“反而”。《战国策·秦策四》:“一举众而注地于楚,诎令韩魏归帝重于齐,是王失计也。”高诱注:“诎,反。”一旦出兵与楚国结怨,反倒让韩、魏支持齐王称帝,这是大王失策之处。
此外,诎还是姓氏。《万姓统谱·勿韵》:“诎,汉诎强。见《印薮》”
“诎”的小篆写法如图:
(诎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468,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